购物车里没有产品

慎终追远存心意  扫墓何必在清明?

慎终追远存心意  扫墓何必在清明?

“百善孝为先” ,在华人社会的德育价值观里,“孝”总排在首位。从小我们就被教导孝顺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孝顺是每个人成长时期德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。

清明扫墓和祭祖是表达后人缅怀先辈的追思活动,感恩父母及先辈为后人带来的恩泽,同时也是进行优良家风教育的时刻。清明是生命教育的一个好时机,怎样向孩子解说生命的消亡,如何引导孩子珍惜生命、敬畏生命、善待生命,这需要家长们好好思量。因此,清明祭扫是中华民族追思先人. 传承信仰的重要祭祀节日之一。

依佛教的说法,在清明祭祖时诵经念佛,透过做功德回向给先人,多多行善,即是为他们消业解脱,也是为自己培植福报。

扫墓祭拜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优良传统。大马华人向来重视,祭祀活动受行管令影响,无法如常进行,是史无前例的事。过去,扫墓祭祖被视为孝道的表现,家中长辈和相关单位都尽可能教育和宣导,希望年轻一代从小参与祭祖仪式,以便传承这已有数千年历史的节日。但,今年的“意外”,让这个说法有了微妙的变化。民众受促切勿在行管令期间外出扫墓,包括义山、私人墓园等各单位都相继呼吁在家祭祖,以替代方式表达孝心。大家心中难免会耿耿于怀,但对于“代拜祭祖 / 代扫”这类新形式的做法还是存有一些不安的忧虑。

大家可能会犹豫“请人代扫是否会不敬?”,“如果不亲自扫墓祭拜,会不会代表不孝顺?”等等的疑问。

清明节的文化价值在于慎终追远、家庭同聚,其实不一定要到坟山才能传承文化,只要明白文化背后的意义,在家祭祖或其他祭拜形式也能突显它的文化价值。我们一定要理解遵循传统是来自内心真诚的召唤,真诚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孝顺。

今年,让我们重新思考清明真正的文化意义是什么? 中华文化重视孝道,饮水思源、慎终追远,并借由拜祭的行为去感恩。所以不管将来形式怎样转变,孝道这个核心价值是不会变的。

版权声明
本文或视频乃原创内容,版权属《孝恩》网站所有,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,否则将视为侵权;若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或视频,请注明出处来源及原作者;不遵守此声明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者,本网站将保留依法追究权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