断舍离,运用在日常的空间整理,毫无违和。不过,面对亲人留下的遗物,断舍离的用意似乎起了微妙的变化。难道清空一切,就可以过上崭新人生?丧亲者的哀伤得以流动了?或是会变成遗憾和后悔呢?于是,一场空间整理师与心理辅导师的激荡交流,无私分享了「遗物分类法」、「Memory Box」(回忆宝箱)、「数码化收纳」、「遗物再创作」……
陈星如是一位注册与职业的心理辅导师,比较不一样的是,星如是在殡葬前线的心理辅导师,有好一部分的时间都是在陪伴「失去至亲的家人」经历丧亲哀伤的历程。
「虽然物品是非生物,但有些物品对人而言,是有情感上的连结,好比如纪念价值很高的物品,特别是重要的人给我们留下的物品,当谈到断舍离时,考量点会比较不一样,甚至对一些人来说,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。」
在陪伴丧亲家庭的过程中,或许见证了逝者留下的遗物,对丧亲者有着深远影响,星如倍受感触。在经过这次与空间整理师Jaq示范整理的过程中,星如也大方分享她曾经痛失视如家人的宠物狗狗,「肥猫」的故事。当回忆起肥猫,我们可以看见星如由心而发的笑容,但也隐约看见那双略带泪光的眼睛。
「肥猫是一只米克斯品种的狗狗,这个娃娃是跟着他的毛色和样子来做的。这里也收集了他的毛发。在2018年,他肾衰竭过世了。」
星如用一个箱子,将所有关于肥猫的物品,小心翼翼地收藏在箱子中,可谓属于她和家人与肥猫专属的「回忆宝箱」,其中还有两本相簿,以及一个留有肥猫爪印的纪念瓷砖。
「这个是肥猫过世的时候,在他火化前,我们用他的爪来印出他的爪印,留下做纪念。坦白说,现在看见这些物品难免难过。」
给更多时间整理遗物
「你试想想,当时候肥猫病重,每周会陪他去医院验血看报告,每天都需要吊点滴,然后他突然就不在了,要我马上去收拾整理他的物品,是非常难的,也很难过当下的我无法被理解需要更多时间去整理他的遗物。」在旁聆听的空间整理师Jaq,轻轻地拍肩举动,表示理解与安慰。
身为心理辅导师,理解与同理似乎占据了专业素养很重要的一部分。因为亲身经历,星如更可以感同身受。「一般上,面对亲人刚留下的遗物,丧亲者不会是单一一种的表现而已,有的可以直接面对这些遗物;有的需要请别人去协助处理;也有的则完全无法马上去面对,需要好一段时间,所以遗物放在原处,可能是放在一个房间内,暂时置之不理。所以我们可以鼓励家人避免催促,给予当事人多一些理解、时间和空间,允许他们有自己的节奏去准备面对这一件事情。直到当事人准备好了,再来看下一步要怎么做。」
「回忆宝箱」缓冲期有温度
空间整理师Jaq也补充,如果当下有负面情绪,不会有人喜欢收纳和整理的这个动作,因此通常收到委托的话,基本上都有一定准备好的程度。「那这个时候,我们也不会直接鼓励委托人直接断舍离,当你不知道怎么处理,又觉得很有纪念价值的时候,我们会建议划分一个『纪念区』,又或者可以是一个箱子,我们称为『Memory Box』(回忆宝箱),将有纪念价值的物品先放在其中,然后定期去检视这些物品。」
Jaq非常认同星如设立一个箱子,把所有纪念肥猫的物品都放在里面,有需要的时候可以拿出来怀念,因为这些物品所拥有「抚慰」的疗愈价值,是非常重要的。Jaq问到:「我也蛮好奇,站在心理辅导师的角度,当丧亲家人准备好要整理亲人遗物的时候,是怎么去处理的?」
星如回答:「一般上,会主动提起要遗物整理的丧亲家庭不多,或许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有一套方法去整理遗物。那如果他们有需要,我们会分享给他们一套来自于临终关怀推动者冯以量分享的『遗物分类法』。」
首先,可以从遗物的实用价值去切入,可分为「有用的」和「没有用的」。再来,从纪念价值角度思考,分为「想他的」和「不想他的」,最后将会有4种分类。完成分类后,就可以考虑如何采取相对应的行动。
「最容易的就是,『没有用的』,也『不想起他的』(1号区块),那样这些物品就可以直接断舍离。」星如解释。「接下来是,『有用的』,但『不想他的』(2号区块),那么这些物品可以把它放到对的人手上,可以捐出去给需要的人,让它为新主人继续发挥用处与价值。」
值得讨论的是,「有用的」,也「想他的」物品。「这时候必须看当事人当下的状态,如果他可以承受当中的情绪,那么他可以把物品留在身边,甚至可以多加善用这些物品。比如,衣服的话,可以做成枕头套;如果有能力的话,可以发挥一些创意,或做成抱枕等等,让这些物品可以陪伴在身边,多一些疗愈慰藉,也让当事人可以继续连结逝者的情感。」
「这也叫『遗物再创作』,在国外也有人在推行和实践,台湾、香港、澳洲、英国等等。」星如补充。「最后是『没有用的』,但『想他的』,这些物品就可以放到Memory Box,有需要的时候,可以拿出来思念。」
数码化收纳一样有温度
对于空间整理的角度而言,Memory Box 也是需要定期回顾与检视,也让当事人有个空间可以自我对话,回味与思考这些物品的纪念方式,是否随着时间而有新的意义。「如果当事人觉得他已经准备好要断舍离物品的时候,我们也会建议『数码化收纳』的方法,也就是在断舍离前将物品拍照起来,储存在电子设备或云端,那样往后即便物品不在了,我们也可以透过看照片,来持续地追思亲人。」Jaq补充说道。
虽然有些物品承载着情感,但物质终究也有腐朽的一天。如果有一天这些物品损坏了,我们和逝者的爱与连结,不一定因此而中断。聊到这里,两人的观点视角似乎不约而同地说到超脱物质的层次。空间整理师Jaq:「Memory Box不一定是实体的,它也可以有形式地留在我们心中,永远怀念。」心理辅导师陈星如:「有时候,爱与记忆是可以超越物质的,比如逝者的精神、爱用的口头禅等等,我们也可以在生活中模仿与实践,延续他的精神。即便没有物品,烙印在心中的爱与记忆,可以长久连结。」
这是一场难能可贵的交流,让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专业,找到了许多人情温暖的共通点。空间整理师Jaq:「和心理辅导师交流的过程,让我更重视我们如何与离世的亲人产生连结,遗物整理的同时,其实是让我们去回顾和感谢曾经的逝者,如果需要断舍离或数码化收纳,这不是要切割对逝者的思念与连结,反而是一种有『形式』地把他收藏在心里。」心理辅导师陈星如:「整理空间和物品,有时候也同时在梳理自己的情绪和状态。曾经看过台湾整理师Phyllis的一本书,了解到他因妈妈过世留下了一房子的物品,让他开始思考生前断舍离的重要性。如果有一天,我们把角色调换,未来如果我离开了,会由谁来整理我的遗物?那他们又会如何整理我的遗物呢?会否带给他们麻烦?这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角度。」
「当空间整理师遇见心理辅导师(下)」影音精简版
编者的话:整理,让我们多了更多机会和自己对话,特别是「需要」和「想要」的角度,会在内心被放大来讨论和检视。这看似有些苛刻,但为何依然还有人对「整理」还有需求?或许出发点就是那么简单:我想要生活更条理与秩序,我想要求进迈向更美好。某种程度而言,这种对生活认真、正面积极的态度,仿佛也就在整理着我们自己的人生。空间和物质可以被整理,那么我们的人生是否也被妥善整理了呢?未雨绸缪的规划与整理,从中学会认识自己、善待自己,也算是给自己的生命一份美好礼物。
版权声明 本文或视频乃原创内容,版权属《孝恩》网站所有,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,否则将视为侵权; 若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或视频,请注明出处来源及原作者; 不遵守此声明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者,本网站将保留依法追究权利。